top of page

Acerca de

0118-NATSA PODCAST 用-2X_1640x820h網站用更新.jpg

NATSA Podcast
Season three

ep.6 臺灣研究的黃金時期?!

 

約莫 2017 至 2018 年間,學術界針對以臺灣為題的研究能見度逐漸提升,幾位歐美學者提出「臺灣研究的黃金時期」(Golden Age of Taiwan Studies),比如於英國 SOAS 負責 Taiwan Studies program 的 Dafydd Fell 教授,近年撰文、受訪時都曾以此描繪他的所見所思。

 

這一集,稚涵和安如邀請了幾位近年積極參與 NATSA 年會活動的夥伴們,從各自的學門領域,以及觀察於北美就讀、服務的學校出發,初步嘗試回答:「臺灣研究的黃金時期」是翩然來到?已經過去?或者,尚在等待中?

 

特別感謝印第安那大學媒體學院的以霖、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研究的立亭、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研究的Paul Ueda、史丹佛大學歷史系的宜庭、倫敦政經學院性別研究的庭先,以及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的昱翰等多位青年學人。他們為各位聽眾錄製的簡短語音訊息,呈現了初探此一提問的多重切面。

 

除了學門分類在英語學術界的發展脈絡之外,他們也點出關於臺灣研究於不同學門的發展、臺灣研究中心在北美與歐洲運作的現況、從史學史角度反思複數「黃金時期」的可能、研究者的自身定位等值得持續關注的面向。


節目同時收錄與昱翰的小對談,就曾作為 Taiwan Gazette 網站編輯,從實戰經驗分享翻譯如何爲英語學術界裡的臺灣研究扎根、從網站讀者思考社群與連結,以及臺灣研究維繫永續性的挑戰等。

本集聊到:

* 「臺灣研究的黃金時期」來了?過了?等待中?

* 不同學門領域的觀察

* 北美與歐洲校園裡的臺灣研究中心 

* 翻譯、社群、臺灣研究的永續性

ep.5 育兒論壇:學術人如何兼顧職場與家庭

 

這一集很榮幸邀請到 Margaret 和懋緯,他們將和大家分享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同時,如何解鎖兼顧育兒與學術工作的挑戰。

 

Margaret 是華盛頓大學法學院 PhD Candidate,身兼 5 歲與 7 歲孩子的媽媽;懋緯是史丹佛大學法學院 JSD Candidate,錄音當天他家小寶寶剛滿八個月大。

 

節目中,兩位來賓慷慨分享了他們的生活經驗與心路歷程,包括校園內提供了哪些支援與服務、如何與伴侶相互支持協調、歷經分離焦慮和愧疚感後練習放下等。

 

Margaret 和懋緯呼籲,生育是每個家庭的決定,而每個人的選擇都值得受到尊重。希望各位聽眾朋友無論身處人生哪個階段,別忘了我們都在持續摸索、學習,就算遇到挫折,也別太急著責怪自己。

 

最後,這行筆記留給現在與未來的 NATSA 成員(以及,樂意贊助 NATSA 年會的各位大德):研討會開啟 hybrid 模式,對隨時都在臨機應變的新手家長們幫助甚大。此外,會議現場若能在完備制度與規劃下,提供兒童或家長一個安全的空間,甚或是托嬰/育兒服務,也能進一步提升親子友善度。一起許願!

本集聊到:

* 若有生育規劃,讀博期間何時適合?

* 育兒改變人生觀與學術研究態度

* 及早登記校園托育服務與補助!

* 破除超人迷思

ep.4 痛並學習著:淺談學術人身心健康
 

本集和大家聊聊在美國破病、就醫、鑽研健康保險等生活經驗。如果聽眾朋友對個人健康保險的使用方式感到困惑,請聽稚涵和安如的血淚故事,並立刻找出檔案資料著手研究。在節目中,兩人也談到讀書研究環境「硬體升級」的重要性。對價格實惠的人體工學家具有興趣的聽眾,歡迎搜尋 remanufactured、refurbished、authorized return、open box 等關鍵字!

 

身心健康很難分開,在心理健康逐漸受到更多討論的同時,我們希望提醒大家,追求學術精進也可能引發生理層面的職業傷害,別忘了好好照顧自己。

本集聊到:

* 如何避免從肩頸卡卡到整隻手不聽使喚

* 關於健康保險的詢問與鑽研永遠不嫌多

* $$$ 人體工學椅有幫助嗎?怎麼撿便宜?

* 伸展小教室:動起來,現在!

* 如需養眼體操,歡迎複習 NATSA S2EP1

ep.3 從社科觀點談北美教學與研究
 

本集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和 NATSA 淵源頗深的社科學人:維婷和晏庭,和大家分享他們在北美教學現場的觀察與反思。

 

維婷在賓州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 政府系擔任助理教授,同時身兼 NATSA 董事會成員,晏庭則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社會學博士候選人。

 

在研究與教學兩者的分流與匯流之間,維婷和晏庭提供了幾種思考與實踐的方法。本集也延續前幾集的討論,從「distributed cognition」的角度出發,討論如何創造教學相長的正向循環。此外,兩位來賓也提出,AI 重新提醒學人有哪些學與思的門檻,以及正在變化中的,「學習」的本質。

延伸閱讀:維婷的文章

本集聊到:

* 研究和教學在光譜兩端嗎?學術人如何尋找自己的定位學術人如何在其間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

* Distributed Cognition:學習者透過與系統中每個人互動建構知識,來自和系統中每個人的互動

* 教學相長的正向循環實例分享

*  AI 崛起的時代,教師如何帶領學生跨越批判性思考的門檻?

ep.2 北美教學甘苦談(下)

承接上集,NATSA 的前輩 Laura、稚涵、安如,繼續分享在北美教學的甘苦談。這集聚焦於「評分」和「 AI 」這兩大主題,我們聊到設立標準的初衷,也分享了彼此對於如何幫助學生更靈活學習的一些思考。

同時,在這一集當中,談到在這個不可避免的 AI 世代,人文領域的高等教育如何面對教學、研究和思考的轉型與轉化。如果你對這個議題有興趣,也歡迎留言給我們!

 

本集聊到:

* 評分與不評分:如何應對學生的成績焦慮

* 如何讓學生用 AI 輔助研究,而非代寫作業

ep.1 北美教學甘苦談(上)


對許多身在北美的青年學者與博班學生來說,教學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。在北美的教學現場,面對學生,哪些時刻曾讓你重新反思校園是個什麼樣的空間?教學又是怎麼樣的行動?

 

感謝熱心的聽眾朋友們提供了不少關於在北美教學的心得與提問。接下來,連續兩集,稚涵&安如稍微彙整了大家的想法,同時邀請到 NATSA 前輩 Laura 來跟大家聊聊。

 

本集聊到:

* 如何和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具有爭議性的時事

* 作為教師如何面對議題性罷課

* 學生和老師各自的支持系統

ep.0:NATSA 2024 CfP 熱烈徵稿中!!

又到了回顧與展望的季節,你是否也對參與 NATSA 2024 躍躍欲試?

NATSA podcast 邁向第三季!!這一集,稚涵&安如分別以菜鳥教師與菜鳥博士生的身份,分享她們對於 NATSA 2024 CfP 主題的看法,並稍事回顧過去幾年的 NATSA CfP 與年會。  

 

本集邀請到 NATSA 2024 會長詠瑛,針對本屆 CfP 主題—— “Taiwan Studies Matters: Worlding the Contested Frontier”——簡短解說,誠摯邀請對臺灣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們,一同參與討論。

下一集我們將聊聊「北美教書甘苦談」,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任何問題或心得,歡迎在留言或私訊中分享,讓我們透過節目與大家集思廣益。

bottom of page